中国绿色时报8月27日报道(作者袁颖李仰东)展开地图,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从西南向东北牢牢地包围着民勤县。这个沙化面积占总土地面积94.5%、风沙线长达408公里的民勤县,启动实施三北四期工程以来,30万民勤人民用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艰苦奋斗的精神,饱蘸着自己的汗水,在这片土地上谱写着防沙治沙的华丽篇章。
近年来,民勤县政府站在维护绿洲生存和发展的高度,确立了生态立县战略,把生态治理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从政策、资金、科技等方面向防沙治沙大幅度倾斜。三北防护林等重点工程项目的相继实施,使民勤治沙步入工程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的快车道。经过多年努力,三北工程助推民勤治沙建设呈现出一系列亮点。
防沙治沙模式不断创新。按照现代林业建设的基本要求,着力强化防沙治沙高新适用技术的研究、引进和推广工作,通过新建生态型、经济型、生态经济复合型等不同类型的林业示范区,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转型民勤之路,初步实现了防沙治沙由纯生态型向生态经济复合型转变。生态治理逐步迈向科学化。
加强与科研院所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开展尼龙网沙障、生态垫沙障、土工编织袋沙障、新型化学固沙剂固沙等防沙治沙新材料、新技术试验示范,总结完善和集中展示黏土沙障、砾石沙障、作物秸秆沙障等传统治沙材料和技术。通过分析监测,筛选符合当地实际、固沙效果显著、适宜同类地区大面积推广运用的防沙治沙新材料、新技术、新模式、新方法。在老虎口、青土湖、重兴东沙窝分别建立防沙治沙技术示范区3个,完成防沙治沙技术示范20多项,示范面积2600亩。
大力发展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的生态经济产业。积极引进名、优、特、新林果品种,开展反季节栽培、设施栽培等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大力推广节水实用技术,发展酿造葡萄、红枣等高效节水经济林果业,努力探索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与沙产业相结合的节水增收模式,构建持续稳定、形式多样的增收新机制,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多种自主选择的节水增收新模式,带动全县逐步形成低耗、高效、节水的产业结构,实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发展经济的多赢。在勤锋滩建成占地1.34万亩的沙产业试验示范生态园1处;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以苏武橙槽、泉水、上东、下东、三合及大滩东大等群众基础好、接受程度高、具有发展葡萄产业技术优势的村、社及国营林业单位为重点,新建酿造葡萄基地8000亩。防沙治沙机制不断健全。
建立和完善了防沙治沙工程建设组织管理机制和长效监督机制,落实造林绿化乡镇责任制和部门责任制,做到政策、资金、措施、制度、质量五到位。一是按照政府引导、公益支持、项目依托、资源整合、市场运作、农民自建和分沙到户、承包治理、开发经营、收益归己的原则,在东湖镇正新村探索推行生态公益型人口转移模式,实现群众收入公益化、耕作土地林草化、水效利用最优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目标,取得显著成效。二是机关单位义务植树逐步转入基地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轨道。实行造林质量终身负责制,挂牌接受社会监督,保栽植成活,保营林管护,保补植补造。
三是对防沙治沙前期压沙工程,改变过去主要依靠广大群众义务投工投劳为主体的实施方式为国家投资、统筹规划、政府扶持、承包实施、分层管理、统一验收和依托重点工程项目投资为主体的实施方式,治沙专业协会、治沙突击队已成为民勤治沙的重要力量。为把民勤这座风沙线上的桥头堡建成绿色堡垒,实现山川秀美、人民小康的宏伟目标,民勤人民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治沙篇章。目前,全县在408公里的风沙线上建成长达300多公里的防护林带,有效治理沙化土地面积近1000万亩,是中国乃至世界治沙史上一个奇迹。
本文来源:365完美体育app官网-www.namingpin.com